恭奉聖像 /

大勢至菩薩

南無大勢至菩薩

南無大勢至菩薩

供奉於大雄寶殿


【大勢至菩薩簡介】

大勢至菩薩 釋文:大勢至,梵名Mahāsthāmaprāpta,音譯摩訶娑太摩缽跢。意譯作「得大勢」、「大精進」。略稱勢志菩薩、勢至菩薩。

此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,令眾生離 三塗 ,得無上力;又彼行時,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動,故稱大勢至。與觀世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,世稱西方三聖。

首楞嚴經卷五念佛圓通章謂,大勢至菩薩於 因地時,以念佛心入 無生忍 ,故今攝此娑婆世界之念佛眾生,歸入淨土。又依悲華經卷三載,當阿彌陀佛入滅後,由觀世音菩薩補其位;觀世音入滅後,則由大勢至補處成佛,掌握化權,號善住珍寶山王如來。

關於其形像,據觀無量壽經載,其天冠中有五百寶花,一一寶花又有五百寶臺,每一寶臺皆現十方諸佛之淨妙國土相;頂上之肉髻如缽頭摩花,肉髻中安置一寶瓶;其餘身相則與觀世音菩薩大同小異。又據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嚕力品載,二菩薩俱呈純金色白燄光,右手執白拂,左手執蓮花,大勢至之身形較觀世音小。於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,位於觀音院內列上方第二位,全身肉色,左手持開合蓮花,右手屈中間三指,置於胸前,坐於赤蓮花上。密號持輪金剛, 三昧耶形為未開敷之蓮花。〔大阿彌陀經卷上、悲華經卷二、法華經玄贊卷二、陀羅尼雜集卷一、大日經疏卷十三〕(參閱「觀世音菩薩」6953)p871

【註解】

以下節錄於《佛光大辭典》

三塗: 又作三途。即火塗、刀塗、血塗,義同三惡道之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乃因身口意諸惡業所引生之處。

因地: 為「果地」之對稱。地者,位地、階位之意。指修行佛道之階位。亦即指由因行至證果間之階位。

無生忍: 為無生法忍之略稱。遠離生滅之真如實相理體,稱為無生法;真智安住於此理而不動,稱為無生法忍。蓋菩薩觀諸法性空,入於見道初地,而了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,是為無生法忍。

三昧耶形: 又作三摩耶形。略稱三形。指標示諸尊本誓之器杖、印契等形相。